最近很多老鄉發現關注的公眾號收不到消息推送,這是公眾號改版的推送規則所致,凡是你覺得有一定幫助有必要看的公眾號一定記得設置為星標并每次閱讀完文章后點在看,否則時間長了就會失去聯系,華仔可不想跟大家失去聯系哦
原則上每晚18:18或20:18,華仔都會在這里守候鄉親們想了解華仔小密圈的請后臺回復知識星球4個字。
引言
匯川技術這個公司我已經在公眾號和小密圈里提過好多次了,但一直沒有在公眾號上單獨成文。兩周前開始研究工業控制這個賽道的時候,我首先去找了匯川技術相關研報,通過他去了解整個行業,這也是我研究一個行業的通行做法,只是這一次把閱讀內容簡單陳列在了小密圈里。
本周事情比較多,偷個懶,小密圈的分享格式看起來可能不太方便,那我就重新整理一下發在公眾號上吧。
邏輯梳理
嚴格意義上,當時給大家整體這部分內容,并非要研究匯川技術本身,而是針對整個工控賽道進行研究,所以下文中有些地方大家讀起來可能有點奇怪,這就是原因所在,后面不再贅述。
周末說到工控行業,這個行業里的龍頭老大肯定是匯川技術了。注意這是中軍品種,如果真的板塊漲起來,他不會是漲的最多的,但會是漲的最穩的。
匯川的業務分幾大板塊:
變頻,運動控制,新能源,還有就是收購的公司等。
公司核心產品變頻器、運動控制技術積淀深厚,目前市占率已做到內資,行業排名分別第二、第四,規模效應顯著,其毛利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我們核心還是看他的工控板塊,工控行業隨著經濟周期向好和自動化水平提高而向上,規模在2000億左右。因為是研究行業,并非是要買入這個股。同樣在做其它行業的研究時,也大致是這個思路,一般中軍龍頭做的業務是比較全的,資料也比較多,那你就先看他的資料,研報,帖子等,了解清楚了他做什么,其它單一賽道里的小公司再研究起來也自然容易很多。
從研報里,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信息,匯川核心業務是變頻,其次是(運動)控制,而變頻是運動控制的核心部件,所以整體還是工控,另外兩個業務分別是新能車和電梯,這個就先不做為重點。
主要看工控。
變頻是當家業務,市場規模200億,近幾年不斷提高市占率,國產品牌提高到33%,其中匯川低端中端產品市占分別提高到14%和10%,緊追老大ABB,國產替代正當時。
匯川的變頻相比于ABB來說技術接近,略差,優勢在于價格低,性價比高。
伺服,主要以中小伺服為主。市場空間120億。伺服的技術壁壘高于變頻,國產占27%,,匯川市占10%,公司的遠期目標是50億營收,目前才10億的水平。
PLC,市場規模110億,國產占10%,其中匯川和信捷2.6-2.7%。相比于前兩個,PLC的國產替代空間同樣很誘人。
以上,幾個工控方向都已經說完了,變頻的國產替代之路先例在前,伺服和PLC都有望復制變頻的國產替代之路。匯川的管理層是華為的班底,狼性十足,期待在工控領域闖出一片天地。
此外,在看資料和給大家寫這段文字的時候,我腦中浮現的是PCB行業。18年研究PCB板塊時,似乎也有點像今天的工控板塊。而當時的深南電路,不就是今天的匯川技術么。深南是PCB的老大,但后面的日子里漲的最兇的是滬電股份。從目前我看到的資料來看,還沒有看到滬電股份,如果可能的話,信捷在PLC領域暫時做為一個備選(拓邦股份也算一個)。
相比于PCB,工控這個行業還差點火候,PCB在5G強需求的推動下加速了國產化,且國內公司在中低端普遍具備了替代的能力,工控還處于比18年的PCB更早一點的時候,除了匯川外,沒有什么能打的公司,當然這也可能是我沒有研究到,請真正了解這個行業的朋友微信私聊我講一講也可。
以上呢,是兩周前發在華仔小密圈里的內容。昨天匯川技術終于出了3季報,而且把全年的業績指引也放出來了,業績超市場預期,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前面這么差的市場環境下,股價依然如此堅挺。
看了下幾個主流券商的預測,都在16-17億,而全年業績預告中值達到20億,即使如此差的市場環境下,理論上周一也能大陽收盤,屆時大家可以觀看。
聯系人:陳總
郵箱:chenzhengjun@zjinovance.cn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