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變頻器:用工控養新能源汽車電驅動,所幸后者也看到希望了。
匯川是工控轉型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相對較為成功的一家供應商。
電驅動領域里,百來家企業搶食不過百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量,競爭異常激烈。而匯川就在其中占據了一方天地。
憑借著持續跟進的產品和低價戰略,它拿下了國內海外一批客戶,拓寬市場。但另一方面,與外資和其他自主的競爭,也讓它面對毛利率的下降風險。
毛利率有下降風險
2020年上半年,匯川技術實現營收47.84億元,同比增長75.95%,實現歸母凈利潤7.74億元,同比增長94.33%,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7.02億元,同比增長104.12%。
它的營收來自于三大主業,工控、電梯和新能源汽車,是匯川營收的主要來源。
占大頭的是工控和電梯,半年營收43.59億元,比重在91.12%。它們也是它的利潤奶牛,上半年毛利率41.68%,高于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
新能源汽車和軌道交通貢獻營收4.24億元(同比下降7.61%),占整體營收的8.88%。該部分業務的毛利率為20.61%,相比去年同期降低1.47%。
匯川分析毛利潤下降的原因:在與外資品牌的競爭過程中,它依靠差異化的產品、行業解決方案、本土化的服務、較低的成本等優勢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地位,并使公司產品的綜合毛利率保持較高水平。但如果外資品牌調整經營策略、加大本土化經營力度,它面臨的競爭勢必加劇,從而導致毛利率下降。
根據半年報,匯川整體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29億,同比增長約46%,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物流車業務實現快速增長,新能源客車業務出現下滑。
而在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訂單量4.27億,相比去年同期的5.98億同比下降28.62%。無疑上半年疫情導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波動影響到上游供應商的訂單。
匯川指出,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前景廣闊,但因行業處于發展初期,產業格局尚未定型,產業政策仍需完善與調整。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出現了較大調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其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盈利水平也出現下降。若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進一步調整或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則會進一步影響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經營質量與盈利水平。
高投入下的產品開發
匯川一貫保持著高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占收入的比例保持在10%左右。而且每年的研發均沒有資本化,投入很實在。
今年半年它在研發上投入5.0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6.05%,但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從13.63%降到10.54%。研發人員的數量增加25.04%,到2,392人,但數量占比減少到19.98%。
截止6月30日,匯川仍正在進行16項研發項目。其中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有新一代集成式乘用車動力總成,處于客戶平臺車型工裝樣車驗證中。同期已達成或已調整的研發項目共有6項,其中新一代電動大巴空調專用驅動器處于中試階段。
除了上述信息,匯川技術在半年報里展示了一些更詳細的產品開發信息。
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電源產品11Kw多合一產品進入B樣階段,6.6Kw多合一產品進入C樣階段,預計明年開始批量;混合動力電機及電控、高速發卡電機進入B樣狀態;第三代總成三合一產品完成B樣開發,預計年底批量交付;第四代總成產品完成概念設計,進入詳細設計階段。
新能源商用車領域,針對重卡和環衛等新興市場,它在第三代多合一平臺產品基礎上進行定制開發,產品已經進入B樣階段,預計明年年初可以批量交付;布局新一代微面總成產品,產品預計明年批量投向市場。
正在開發或已經開發的產品豐富了它的新能源汽車驅動產品線:它從電控起步,到與瑞士BRUSA合作研制電機,并且跟隨市場需求的變化外購減速器形成三合一電驅動。
緊跟需求的新產品是它在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拿下更多客戶的關鍵。
客戶開拓的“三部曲”
整體來看,匯川的客戶開拓都呈現出遞進升級的狀態。
結合工信部產量數據及匯川此前發布的信息,今年6月份,匯川動力獲得歐洲車企新能源汽車平臺定點的產品,供應第三代驅動電機控制器。根據產量數據,它的電機控制器已經應用于傳祺、金杯、金康、理想、五菱、威馬等乘用車品牌的車型中。另外,匯川的電源三合一已獲多款國內自主車型定點。
匯川半年報對定點項目也有所披露: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在TOP客戶項目定點方面,電機、電控和電源等產品均取得一線主機廠平臺項目定點。
整體來看,它的客戶從威馬、東南、獵豹,到廣汽,解決“要進入主流車企供應商,得先有量;要有量,得先進入車企供應鏈”這類先有雞還是蛋的問題。
今年6月份的歐洲車企定點代表著它的客戶拓展走到了第三階段:一階段發力造車新勢力和二三線車企;第二階段進入主流自主車企供應鏈;第三階段打入海外車企供應鏈。
聯系人:陳總
郵箱:chenzhengjun@zjinovance.cn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