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變頻器:2020年前三季度,匯川營收80.98億,同比增長65%;歸母凈利潤14.98億元,同比增長131.93%。其中,通用自動化與電梯電氣大配套業務分別實現銷售收入33.96億、31.71億。
回顧剛登陸創業板的2010年,匯川營收僅為6.7億元,十年時間里,匯川營收增長12倍有余,成為國產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領頭羊。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匯川變頻器市場占有率為14%,僅次于ABB、西門子,位列一梯隊;在伺服系統市場上,匯川市場份額處于前五名;二者的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內資品牌一名。在自動化市場上,匯川已經代表國產取了了階段性的勝利,比肩國際領先品牌。
如果將視野聚焦在匯川機器人業務的發展上,2020年也是豐收之年。根據公司公告,2020年前三季度匯川工業機器人業務(含上海萊恩)實現銷售收入約 1.20 億元,同比增長 70.63%。
與匯川動輒幾十億的主營業務相比,工業機器人目前來看,暫未形成氣候,但仍屬于公司戰略布局板塊。在背靠集團資源的情況下,匯川能否在工業機器人復制自動化業務的成功,再造一個“匯川”?
時勢造英雄
上述問題的答案,50%隱藏在匯川自動化業務的發展史中。
2003年,匯川技術成立,以變頻器切入市場;2005年,匯川為其變頻器找到了佳應用場景:電梯行業。這個時間節點正值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二十年。有房地產開發的地方,就永遠有變頻器的需求。
彼時,這一塊市場基本由外資品牌占領。于是匯川想出了一個對策:差異化打包方案,推出NICE3000電梯一體化控制器,一度成為行業爆品。時至今日,變頻類產品依然是匯川最收入來源,2020年H1其營收達到14.71億。
2015年,房地產市場受政府政策調控影響,結束了瘋狂增長時代,身處其中的匯川當然更早地看到了這個趨勢,成功跨越了產業周期,開辟第二增長曲線,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2020年上半年,公司整體新能源汽車業務實現銷售收入 3.29 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約46%。而當年未能及時預見趨勢的企業,也與房地產一起光榮,一起沒落。事實上,也是從2015年開始,在通用自動化業務上,匯川已經確定行業線經營的策略,重點關注潛力市場。
匯川工業自動化產品
匯川的自動化業務發展軌跡上重重地烙上了時代趨勢,無論從變頻器延伸至伺服系統、PLC還是從電梯行業拓展至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匯川把握的都是前景可期的藍海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涉足工業機器人版塊,同樣符合匯川一貫的“打法”。隨著智能制造勢頭日盛,自動化升級改造、智能工廠的建設,機器人都是其中重要的參與者。
大市場前提具備了,匯川機器人發展的助力有哪些?
上風的“翅膀”
工業機器人既然被譽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必然無法輕易摘得,需要真金白銀地大力投研發,實現產品力進階,這是未來國產機器人與外資機器人一較高下的前提條件。
于企業而言,首先得有資本。匯川機器人背靠匯川,資金方面肯定是充裕的。僅這一條,就讓匯川機器人擺脫了為生存焦慮的狀態,可以從容地做產品拓市場,避免在產品上走彎路。這些年,不少以低價競爭的企業倒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形成正向資金流,以支撐企業投入研發,實現研發-產品力進階-市場的良性閉環。
其次,共享匯川內部資源也將成為匯川機器人占領市場的一個重要優勢。作為深耕工業自動化行業十幾年的巨頭,匯川無論是在供應鏈、產品研發與布局、客戶資源等方面都有著深厚積累。供應鏈自不多說,來看看研發方面的數據,據2020半年報,報告期內匯川研發投入5.04億,同比增長36.05%。
事實上,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日益擴大,匯川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逐年增長,水平處于行業前列。機器人作為重要發展方向,一方面研發投入方面是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的,其次公司內部相通研發成果也可以流通至機器人板塊。
工控產品的下游涉及到幾乎所有的工業生產,因此工控企業基本上成為最懂工業的公司。同時匯川工控業務板塊與機器人板塊又存在一定聯系,無形中也將與匯川的機器人業務板塊形成聯動,互為補充,帶動出貨量。最后,就匯川在自動化領域的地位而言,其長期被業內稱為“工控界小華為”,這一品牌效應也將影響工業機器人,增強用戶信賴感與選擇傾向性。
后發如何先至?
在機器人市場上,匯川算是晚入場的。公司于2012年建團隊做研發開始了機器人業務的布局準備;2014年通過生產機器人控制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方式進入機器人領域;2016推出了一款機器人產品,到目前也就是滿打滿算四年的時間。期間,匯川機器人培育出了SCARA和六關節機器人等產品,覆蓋了臂長250mm-2045mm,負載3kg-20kg的應用范圍。
匯川機器人產品
由于產品定位與布局等因素,目前匯川機器人主要競爭對手為愛普生、雅馬哈等資深廠商。匯川機器人負責人向「高工機器人」表示,這些國際品牌積淀已久,在用戶端建立了一定的品牌慣性。
這是國產機器人面臨的產業共性問題,如何破局,顯得至關重要。對于匯川機器人來說,首先思想上已經準備充分:開拓機器人市場,是一場持久戰,需要熬住時間做研發、深入行業應用,不可能像伺服或者變頻快速出成果。
其次是從產品定位、布局再到應用上的具體策略。在產品定位或者產品層次上,對于匯川機器人來說,公司正處于金字塔的中間地帶,正在嘗試以高性能和向上覆蓋為主,逐漸補全產品系列。
與此同時,提升機器人產品品質、產品易用性、市場覆蓋率,而這三者之間往往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過硬的品質,一直是匯川機器人立足的根本。在品牌慣性明顯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上,品質就相當于機會。為此,匯川機器人借鑒自動化的經驗,建立了嚴苛的產品品控體系;同時生產好的機器人產品首先在內部進行試用與檢驗,不斷修正與完善產品。
而產品的易用性就相當于機器人應用的門檻,易用性越高,機器人的應用門檻越低。易用性衡量的標準一般由產品功能、應用開發、上手難易度等維度構成。匯川機器人負責人表示,公司產品具有簡單易用、精準敏捷、高效靈活、擴展豐富等特點;自主開發并為客戶提供多種選擇如動態跟隨、手眼標定、飛拍等功能模塊,滿足客戶常見工藝應用需求;提供二次開發、API、遠程Modbus單元等接口,為無論是PLC還是PC用戶提供多種應用開發模式。
同時,基于匯川本身多年積淀的行業Know-How經驗,匯川機器人可為用戶提供多樣的行業工藝包,方便用戶快速上手使用。
品質性能提升、產品易用門檻降低,才算具備了搶占市場覆蓋率的前提條件,再配合具體的市場布局,匯川機器人邁向國際,前景可期。目前,匯川機器人主要面向電子行業、鋰電行業、TP行業、汽車電子行業等,貼近大客戶,為企業提供高品質和高性能產品,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為大終端提供增值。下一步,匯川機器人將重點關注精密制造及傳統制造業領域,加速滲透。
匯川機器人負責人指出,未來三年,匯川堅持為市場提供高品質、高性能產品,向SCARA主流市場進攻,以改善大客戶生產制造需求為核心,加深合作深度,提高市占率;三年的耕耘期中,匯川機器人負責人認為公司機器人業務將保持60%以上的增長率。
聯系人:陳總
郵箱:chenzhengjun@zjinovance.cn
聯系我們